繼今年7月22日之后,我國境內再次出現日全食的時間為2035年9月2日,北京正好位于日全食中心線附近,能在當天早上8時30分看到約1分20秒的日全食。而再下一次就要等到2060年4月30日,全食發生在當天下午6點左右,持續時間約為2分20秒。
下一次日全食要等135年以后 在東莞是看不到的
早上8點11分開始
此次月偏食將從1月2日凌晨2時51分開始,3時22分達到月食的最大值,3時54分結束,整個過程將持續一個小時。
觀測指南:觀看月食無需采取減光措施,只要天氣晴好,直接用肉眼觀看即可。需要提醒的是,在月食開始前一個小時,因為地球的影子覆蓋,月亮處在半影里,月色會黯淡下來,不如往常明亮。月食結束之后的一個多小時,同樣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若是攝影愛好者,在這段時間,要適當增加曝光時間。”
3日20:00-24:00象限儀座流星雨強烈爆發
欣賞完“天狗食月”,緊接著市民又可以欣賞一個古老星座的流星雨了。象限儀座,與天龍星座毗鄰,平時很少被提及。3日20:00-24:00,預計該星座有一個短暫且強烈的流星雨爆發時段。這段時間,每小時天頂流量在120顆左右。
觀測指南:在流星雨爆發的時段,預計每小時可觀測到的流星在幾十到上百顆。建議觀測者遠離城市,避開各種人造光源,到北峰等郊外去數星星。
15日傍晚未來千年持續時間最長日環食
在1月15日傍晚,還有一場日環食。這是中國22年以來的首次日環食,也是全球未來1000年持續時間最長的日環食。我國最早看到日環食的是云南省,然后按順序經貴州、四川、重慶、湖南、陜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蘇,最后是山東半島太陽落山,一共經過11個省市。因為環帶特別寬,持續時間也特別長,非常罕見。
http://news.baidu.com/z/riquanshi/index.html
2009年將發生2次日食和4次月食,如下: 1月26日: 日環食 2月09日: 半影月食 7月7日: 半影月食 7月22日: 日全食 8月6日: 半影月食 12月31日:月偏食 1月26日日環食 2009年第一次日食發生在摩羯座西部,月亮的升交點上。在橫貫印度洋及印度尼西亞西部的一條寬闊的路徑上可以看到日環食。在更為廣闊的月亮半影區域將看到日偏食,這一區域包括非洲南部的1/3,馬達加斯加、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除外)、印度的東南部、東南亞和印度尼西亞。 日環食于世界時06:06開始于南大西洋,地球偽本影與地球相接,形成寬達363公里寬的環食帶。影子在向東運行中,快速掃過非洲以南地區,距離大陸約為900公里。繼而緩慢轉向東北方,橫貫南印度洋。極大食(Greatest eclipse)發生在07:58:39 UT,此時食分達0.9282.此刻,環食持續時間為7分54秒,環食帶寬度為280千米,開闊洋面上太陽在地平線以上73°。 環食帶繼續向東北方向運行,最終在科科斯群島(椰樹群島 澳)接觸到陸地,并前行至蘇門答臘島南端和爪哇島西部(圖2)。世界時 09:40 ,日食中心帶上環食持續時間為6分18秒,此時太陽地平高度為25°。在最后時刻,偽本影經過加里曼丹島(婆羅洲)中部,掃過蘇拉威西島的北緣,在到達菲律賓的棉蘭老島前結束,時間為世界時09:52 。在持續3小時46分的環食過程中,月亮偽本影大約運行14500千米,覆蓋了地球表面積的0.9%。表1中給出了日食帶參數及中心線上的見食情況。 在非洲南部、澳大利亞、東南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地可以看到日偏食。表2中給出了多個城市見食情況。時刻均為世界時。同時給出的還有食甚時的食分、太陽高度、方位及食面積。 此次日食是沙羅周期131的第50次。這一日食族開始月1125年8月1日,長達22次日偏食在日食族中是很少見的。在這一日食族中,北半球第一次中心食發生于1522年3月27日。在1630至1702年間,在5次日全環食之后形成了5次日全食。第一次日環食開始于1720年6月18日。這一系列日食中還將包括29次日環食,最后一次在2243年6月18日。沙羅周期131將在2369年9月2日,歷經7次日偏食后結束。沙羅周期131的70次日食可以參考: http://eclipse.gsfc.nasa.gov/SEsaros/SEsaros131.html 2009年2月9日半影月食 這是2009年4次月食中的第一次。前三次為半影月食,最后一次為月偏食(12月31日)。2月9日是食分最大的半影月食,達0.899. 用肉眼容易看到,月亮北半部將被類似塵埃的朦朧陰影遮擋。見食時刻如下: 半影食始:12:38:46 UT 食甚:14:38:15 UT 半影食終:16:37:40 UT 當然,半影食始與半影食終都無法用眼睛覺察。實際上,如果月面不進入地球半影2/3,月影是無法覺察到的。在世界時14:00 至15:20,月面進入地球半影2/3以上。但這只是估計。觀測過程中,大氣狀況及觀測者視覺的敏銳程度都是應該考慮的因素。嘗試記錄地球半影的最開始及最后看到的時間也許會較為有趣。 圖3給出了月亮穿越地球半影的路線及地球上見食地區的地圖。加拿大和美國的東部將錯過整個月食,因為月食開始于當地月落之后。在加拿大和美國的西部的觀測者或許能看到月亮帶食而落。如果想觀測到整個過程,必須到阿拉斯加、夏威夷、澳大利亞或東亞。 7月7日半影月食 7月的這次半影月食僅能引起學術上的關注,因為食分僅為0.156.雖然屆時月亮將位于加拿大大部分地區(圖4)的地平線以上,食分過小使得肉眼難以覺察。 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 可能是為了補償月初那次可憐的月食,兩周之后,一場重大的日全食即將上演。月亮本影橫跨印度、中國及日本的少數島嶼及南太平洋(艾斯潘納克和安德森,2008)。在月球半影經過的更為廣闊的區域,也就是東亞的大部、印度尼西亞及太平洋可以看到日偏食(圖5)。 在世界時00:53 ,中心食開始于印度的坎帕灣。由于月亮剛剛在幾小時前通過近地點,因此全食帶異常寬闊。在陸地上的快速行進過程中,月影掃過印度的蘇拉特、印多爾、博帕爾、瓦拉納西、巴特那[2],中心線附近日食時間接近4分鐘。在到達中國(01:05 UT)前(圖6),月影本影穿越不丹,掃過尼泊爾、孟加拉國和緬甸的一部分。在四川境內,日全食時間達到5分鐘,省會成都位于日食中心線以北85千米。月影本影經過中國南部其他地區,像重慶,武漢,杭州這樣的大城市均位于日全食帶上。 當月影到達東部海岸時,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將經歷長達5分鐘的日全食,時間為世界時01:39。在70公里以南的日食中心線上,全食時間距離6分鐘僅相差5秒。穿過中國東海,月影本影掃過琉球群島和硫黃島。 極大食發生在世界時02:35:19的南太平洋上。此時,月影經過地心附近。日全食最長時間達6分39秒,太陽高度為86°,日食帶寬度達258千米。接下來,日食帶將不再光臨陸地,而是彎向東南方在太平洋的深處,與馬紹爾群島和吉爾伯特群島的幾個珊瑚礁相遇。 在經歷了3.4小時地球表面的旅程后,全食帶在世界時4:18結束,月影離開地球,返回到太空中。長達15200千米的日食帶覆蓋了地球表面0.71的面積。表3列出了日食帶參數及中心線見食情況。 在東亞,印度尼西亞和南太平洋非常廣闊的區域可以看到日偏食。表4列出了一些城市的見食情況。所有給出的時間均為世界時。同時給出的還有極大食時刻太陽的高度和方位,日食食分和食面積。 這是沙羅周期136的第37次日食。 這一系列日食開始于1360年6月14日,以8次日偏食開始。第一次中心食為日環食,發生于1504年9月8日,5次日全環食之后,在1612年至1703年,產生了6次日全環食。第一次日全食發生在1721年1月27日。這一系列的日食中心線時間在到1955年6月20日迅速攀升至7分08秒。之后,全食持續時間緩慢縮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2045年8月12日,一次長達6分鐘的日全食將穿過美國中部。這一系列在2496年5月13日前將繼續產生日全食。之后,這一日食族將發生7次日偏食,在2622年7月30日結束。總的看來,沙羅周期136產生15次日偏食,6次日環食,6次日全環食以及44次日全食。這一系列日食可以參考http://eclipse.gsfc.nasa.gov/SEsaros/SEsaros136.html 8月6日半影月食 在日全食發生15天后將發生一次食分較小的半影月食。由于食分僅0.402,肉眼將無法覺察。圖7中是此次月食的詳情。 12月31日月偏食 2009年最后一次月食發生在新年前一天。此次月偏食發生在雙子座,食分很小,在北半球的大部分可見(圖8)。食甚發生在世界時19:23,食分將達0.0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