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2020年營收8914億元,這個數字看起來很高,但如果仔細看財報重的幾個核心數據,你會發現華為近年來的困境和辛酸。
我們不妨來對這些數字細細聊一聊。
現金流僅剩300多億 :目前華為經營現金流為352億元,這一數字看起來挺大,但和過去幾年一比較就會發現這是很大的問題。
2019年華為的經營現金流是914億元,同比2018年同比增長22.4%。也就是說2020年華為現金流直接縮水了近600億,下降幅度達到了61%,也是最近7年來的最低。
之所以出現現金大幅下滑,主要是兩點,一是大量囤貨,二是研發投入的增加。未來如果芯片困境持續下去,并且為了能有新技術領域的突破,怕是研發上還得繼續大投入,現金流量能保持現有水平怕是就不錯了。
海外營收大幅下滑 :2020年中國區的營收持續出現增長,達到5849億元(增長率15.4%),占2020年總營收的65%??此七@是一組令人欣喜的數據,但其實完全不是。
國內營收占比的提升,在總營收整體規模沒怎么提升的情況下,意味著海外營收的下降。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我們可以看看數據。
歐洲、中東和非洲的收入同比2019年整整縮水達1008億,下降幅度為12.2%,亞洲其他地區營收下降8.7%,美洲下跌幅度甚至達到了24.5%,等于損失了1/4的市場,好在這塊之前占有總量不大,營收只減少了為396億元。如果將海外市場下降的損失域加起來,其總金額近2000億元,幾乎相當于小半個騰訊的營收,小米近9成的營收。
海外營收的下滑,也意味著華為之前兩條腿走路,如今不得不依靠國內市場來維持,長遠來說并非是好事。
手機業務萎縮厲害: 從2020年下半年的統計數據來看,華為手機業務明顯開始出現萎縮,反之國內幾個友商品牌在海外市場快速增長。
現在,從華為2020年的財報上也能反映這種現象。華為包括手機業務在內的消費業務2020年只實現4829億元營收,同比增長僅有3.3%。而出現這種增長,核心還是因為非手機產品線(例如智能手表和筆記本電腦)出現增長,否則整個消費業務怕是要成負增長了。
隨著手機芯片庫存的減少,這塊業務未來階段怕是還得萎縮,不僅僅是海外市場,國內市場怕是也得下滑。畢竟榮耀系列沒有了,同時兩大旗艦芯片庫存有限,出一臺就少一臺,已經沒法放開賣,解決不了這個問題,華為手機只能做到單純的續命,而沒法在強求市場份額了。
現在就靠非手機產品線來維持,同時也會充分利用華為手機用戶存量來推進鴻蒙系統的建設,爭取盡快完成生態建設而獲得新的轉機。
Lscssh 科技 官觀點: 綜合來說,華為2020年財報看似營收達到近9000億元,國內互聯網以及 科技 企業無一能及,但是這背后透露出的更多的是無奈,美國惡劣行徑對華為的影響正在不斷發酵,如果沒有進一步改善未來華為可能還將面對更大的困難。
3月31日,華為在2020年年報發布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昆表示,去年全年總收入8914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8%,相比2018和2019年,華為的增速19.1%來說,有一些增速放緩的節奏。利潤為646億,同比增長3.2%
其實從年報可以看出,華為受到疫情和美國的打壓,所帶來的影響還是挺大的。
胡厚昆表示,去年消費者業務增速沒有達到預期。之前華為的終端業務一直高歌猛進,而去年由于芯片的供應問題,手機的銷售受到了影響,導致銷售額出現了下滑,除手機之外的終端增長了65%,部分抵消了手機部分影響,還算是挽回了一些損失。
報告還顯示,得益于國內5G網絡高速建設等因素,國內開始大量鋪設5g基站和5g的設備,2020年中國地區實現收入584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4%,占總收入的65.6%。海外市場收入受到打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但是從華為現在的布局來看,華為專門打造自己的全場景智慧生活戰略,還是很有希望能帶來一個全新的華為企業的。
。
我們不妨來對這些數字細細聊一聊。
現金流僅剩300多億 :目前華為經營現金流為352億元,這一數字看起來挺大,但和過去幾年一比較就會發現這是很大的問題。
2019年華為的經營現金流是914億元,同比2018年同比增長22.4%。也就是說2020年華為現金流直接縮水了近600億,下降幅度達到了61%,也是最近7年來的最低。
之所以出現現金大幅下滑,主要是兩點,一是大量囤貨,二是研發投入的增加。未來如果芯片困境持續下去,并且為了能有新技術領域的突破,怕是研發上還得繼續大投入,現金流量能保持現有水平怕是就不錯了。
海外營收大幅下滑 :2020年中國區的營收持續出現增長,達到5849億元(增長率15.4%),占2020年總營收的65%??此七@是一組令人欣喜的數據,但其實完全不是。
國內營收占比的提升,在總營收整體規模沒怎么提升的情況下,意味著海外營收的下降。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我們可以看看數據。
歐洲、中東和非洲的收入同比2019年整整縮水達1008億,下降幅度為12.2%,亞洲其他地區營收下降8.7%,美洲下跌幅度甚至達到了24.5%,等于損失了1/4的市場,好在這塊之前占有總量不大,營收只減少了為396億元。如果將海外市場下降的損失域加起來,其總金額近2000億元,幾乎相當于小半個騰訊的營收,小米近9成的營收。
海外營收的下滑,也意味著華為之前兩條腿走路,如今不得不依靠國內市場來維持,長遠來說并非是好事。
手機業務萎縮厲害: 從2020年下半年的統計數據來看,華為手機業務明顯開始出現萎縮,反之國內幾個友商品牌在海外市場快速增長。
現在,從華為2020年的財報上也能反映這種現象。華為包括手機業務在內的消費業務2020年只實現4829億元營收,同比增長僅有3.3%。而出現這種增長,核心還是因為非手機產品線(例如智能手表和筆記本電腦)出現增長,否則整個消費業務怕是要成負增長了。
隨著手機芯片庫存的減少,這塊業務未來階段怕是還得萎縮,不僅僅是海外市場,國內市場怕是也得下滑。畢竟榮耀系列沒有了,同時兩大旗艦芯片庫存有限,出一臺就少一臺,已經沒法放開賣,解決不了這個問題,華為手機只能做到單純的續命,而沒法在強求市場份額了。
現在就靠非手機產品線來維持,同時也會充分利用華為手機用戶存量來推進鴻蒙系統的建設,爭取盡快完成生態建設而獲得新的轉機。
Lscssh 科技 官觀點: 綜合來說,華為2020年財報看似營收達到近9000億元,國內互聯網以及 科技 企業無一能及,但是這背后透露出的更多的是無奈,美國惡劣行徑對華為的影響正在不斷發酵,如果沒有進一步改善未來華為可能還將面對更大的困難。
3月31日,華為在2020年年報發布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昆表示,去年全年總收入8914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8%,相比2018和2019年,華為的增速19.1%來說,有一些增速放緩的節奏。利潤為646億,同比增長3.2%
其實從年報可以看出,華為受到疫情和美國的打壓,所帶來的影響還是挺大的。
胡厚昆表示,去年消費者業務增速沒有達到預期。之前華為的終端業務一直高歌猛進,而去年由于芯片的供應問題,手機的銷售受到了影響,導致銷售額出現了下滑,除手機之外的終端增長了65%,部分抵消了手機部分影響,還算是挽回了一些損失。
報告還顯示,得益于國內5G網絡高速建設等因素,國內開始大量鋪設5g基站和5g的設備,2020年中國地區實現收入584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4%,占總收入的65.6%。海外市場收入受到打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但是從華為現在的布局來看,華為專門打造自己的全場景智慧生活戰略,還是很有希望能帶來一個全新的華為企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