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車型的不斷發展,以及智能化應用的不斷成熟,車機系統越來越成為一款車型的靈魂所在,整車的信息處理、智能架構、人機交互等等主流功能,都要通過車機系統來實現,在未來,車機系統的地位將不亞于過去的變速箱總成。
車機系統不斷強大的背后,是車載芯片的默默付出。在過去的兩三年,高通8155芯片一直扮演著車規級芯片“天花板”的角色,這也成了很多中高端新能源車型的大賣點。
不過,隨著高通8295芯片的發布,高通8155的旗艦車機芯片地位徹底被取代。從算力上講,高通8295達到了30TOPS,而8155卻只有4TOPS,大致相當于8枚8155。數據顯示,相比于高通8155芯片,全新的8295芯片在CPU單元(中央處理器)性能增長2.2倍,GPU單元(圖像處理器)性能增長3.1倍,可以深度學習的NPU單元(神經處理器)性能更是增長了7.5倍之多。這也就意味著,未來車機的功能將更加天馬行空,芯片支撐的顯示屏數量、功能也能成倍增加。
強悍的運行能力,讓全新的高通8295得到了很多車企的認可和追捧。在廣州車展之上,也有很多車型打出了高通8295的賣點,今天咱們就一塊來看看!
1.全新奔馳E級
看點:最早用高通8295芯片的傳統豪華車型
作為豪華C級車的標桿,奔馳E級的每次更新換代都能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產品力。
在廣州車展上,全新奔馳E級不僅僅在外觀讓人眼前一亮,內飾風格也是全面看齊奔馳EQS,配備了“MBUX超級屏”,科技效果全面升級。全新的高通8295車載芯片,配合最新的奔馳MBUX車機系統,更是讓我們看到了百年奔馳智能化轉型的決心和速度。
全新一代奔馳E級將采用立標/大標兩種前臉設計,立標版本主打商務大氣,大標版本主打時尚美感,值得一提的是,全新奔馳E級采用了經典的花生大燈造型,復古的同時也是在致敬當年的W210(第七代奔馳E級)。
相比于海外標準軸距版本,國產奔馳E級車身尺寸全面加長,達到了5092/1880/1493mm,軸距為3094mm。動力方面,全新奔馳E級將采用2.0T+48V混動系統,匹配9AT變速箱,未來還將推出插電混動版。
2.極氪007
看點:車機系統不再是極氪的短板!
在廣州車展上,極氪品牌將帶來全新的電氣化產品:極氪007。說實話,從極氪001出道以來,極氪的車機系統并不被看好,一方面是車機的硬件系統不夠先進,另一方面是系統的軟件優化也相當有限。
不過極氪007將打破車機系統的問題阻礙,極氪007將搭載最新的高通8295車載芯片,車機的硬件性能不用擔心。另外,在吉利與魅族達成合作協議后,吉利車系開始享受到了Flyme Auto的科技紅利。
說實話,比起當前在售的極氪車型,極氪007的設計有些與眾不同,比起以前三款極氪車型,007多了一些流暢圓滑效果,但少了幾分“大車感”。極氪007由Stefan Sielaff團隊打造,他曾經操刀設計了奧迪、賓利的多款重磅車型。
極氪007基于SEA浩瀚架構打造,擁有800V電氣架構,預計極氪007將定位于極氪X和極氪001之間。有高通8295加持的極氪007,車機系統能提升多少呢?值得期待!
3.吉利銀河E8
看點:一體式發光前臉+8295旗艦座艙芯片
除了極氪007外,吉利還有一款搭載高通驍龍8295旗艦座艙芯片的全新車型——吉利銀河E8,這款新車也在廣州車展上迎來首發亮相。
新車的座艙科技感濃厚,一整塊45英寸的8K屏幕幾乎占據了中控臺所有位置,并且采用了游戲手柄樣式的方向盤,看上去非常有新意和視覺沖擊力。
在外觀上,吉利銀河E8也頗具看點,配備了全球首個量產的一體式發光前臉。值得一提的是,前臉中間的六個方格組成的車標,也可以律動發光,實現迎賓歡送等功能。車尾部分,則采用了比較夸張的擴散器設計,提升了尾部的運動氣息。
動力方面,銀河E8有兩個400V版本可選擇。入門款配備62 kWh磷酸鐵鋰(LFP)電池、后軸272hp電動馬達,續航里程為550公里;另一款配有輸出相同的272hp電動馬達,但換裝了更大的76 kWh電池組,續航里程則提高至665公里。
4.極越01
看點:高通8295+6K帶魚屏+阿波羅高階智駕系統
極越01,是吉利集團與百度科技聯手打造的車型,說得直白一些,就是在跨界造車的大門關閉之后,百度與吉利資源整合后誕生的產品。
極越01有兩方面的產品特色,一方面是它的車機系統和智能駕駛系統,極越01采用了最先進的高通8295芯片,與之對應的是一塊35.6英寸的6K高清帶魚屏,這樣的硬件配置在同級中幾乎是天花板的級別。
此外,極越01的車機系統有百度科技加成,自帶“文心一言”,車載辦公似乎也不再是難點。阿波羅高階智駕系統,也讓大家對極越01的輔助駕駛系統充滿了期待。
另一方面,極越01的車身架構來自吉利家的SEA浩瀚架構,與極越01同平臺的產品有極氪001/009,即將發布的銀河E8也將與極越01出自相同平臺架構,所以極越01的操控屬性,也是值得肯定的。極越01提供單電機/雙電機版本,續航里程為550/720/660公里不等,四驅版本百公里加速最快可達3.8s。這樣軟硬件結合的“汽車機器人”,到底有多能打呢?
寫在最后
當然,對于車機系統來說,高通8295芯片只能提供更強的算力,要想得到更好的車機體驗,也要靠主機廠商的軟件優化,以及日后使用過程中的OTA升級。
說實話,隨著車載軟件的不斷豐富,未來車載芯片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畢竟即便是最新的高通8295芯片,它的移動端原型也不過是高通三年前的旗艦芯片高通驍龍888,如今高通驍龍888已經漸漸消失在手機市場,以它為藍本的高通8295車載芯片,能禁得住時間和科技的雙重挑戰嗎?歡迎關注“車域無疆”,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車域無疆,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