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就是最明顯的天然衛星的例子。在太陽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天然衛星。太陽系已知的天然衛星總數(不算構成行星環的碎塊)至少有40顆。天然衛星是指環繞行星運轉的星球,而行星又環繞著恒星運轉。就比如在太陽系中,太陽是恒星,我們地球及其它行星環繞太陽運轉,月亮、土衛一、天衛一等星球則環繞著我們地球及其它行星運轉,這些星球就叫做行星的天然衛星。土星的天然衛星最多,其中17顆已得到確認,至少還有五顆尚待證實。天然衛星的大小不一,彼此差別很大。其中一些直徑只有幾千米大,例如,火星的兩個小月亮,還有木星外圍的一些小衛星。還有幾個卻比水星還大,例如,土衛六、木衛三和木衛四,它們的直徑都超過5200千米。而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研制出了各種人造衛星,這些人造衛星和天然衛星一樣,也繞著行星(大部分是地球)運轉。人造衛星的概念可能始于1870年。第一顆被正式送入軌道的人造衛星是前蘇聯1957年發射的人衛1號。從那時起,已有數千顆環繞地球飛行。人造衛星還被發射到環繞金星、火星和月亮的軌道上。人造衛星用于科學研究,而且在近代通訊、天氣預報、地球資源探測和軍事偵察等方面已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