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光4k和1080p哪個好?
現在大家看片都追求高清了,誰還看那些糊成渣的普清啊?像我們這些愛看電影的,不是看1080p就是藍光原盤,要不就是沖著4K去的。
目前主流的分辨率有這么幾種:720P(高清)、1080i、1080P(全高清)、2K、4K。簡單說下,720P是1280*720,比例是16:9,那個P代表逐行掃描。這分辨率在視頻網站挺常見的,清晰度跟畫質之間算是個平衡點。
1080i的話,分辨率是1920*1080,也是16:9的比例,i是隔行掃描的意思。這種格式現在基本不太見了,感覺沒啥人用。
然后就是1080P,也是1920*1080,P還是逐行掃描。這個現在基本上就是主流的全高清標準了,大多數人都在用。從截圖來看,1080P的畫面明顯比720P清晰很多(截圖縮到寬700像素也能看出來)。
再往上是2K,分辨率一般是2048×1080,也有其他的,但最低也是這個數了。不過現在4K發展得太猛了,估計2K以后也沒什么發展空間。
說到4K,它的分辨率是3840*2160,整整是1080P的四倍,720P的九倍!現在很多電視和手機都開始支持4K了,未來肯定是朝這個方向走的。不過現在的問題也挺明顯的,一個是文件太大了,下載半天都下不完;另一個是對電腦配置要求高,硬盤得大,網絡還得快,我自己用的是i7四核、2G獨顯、8G內存,跑起來都吃力得很。
畫質這塊兒,4K跟1080P比簡直天差地別(同樣是縮到700像素寬,差距很明顯)。某高清電影網站上的4K資源,一部90分鐘的片子動不動就50G起步。
最后再說一下1080P和藍光原盤的關系。其實1080P很多是從藍光原盤里提取出來的視頻和音頻,然后再重新壓縮編碼生成的。藍光原盤一般都有30G以上,而1080P大概10G起,主要是因為壓縮之后用了X264編碼,是有損的,所以質量肯定不如藍光原盤。文件越小說明壓縮得越狠。藍光肯定是1080P的,但反過來就不一定了。如果一個1080P的片子大小在35G以上,那基本就是無損提取的藍光資源了,封裝格式通常是TS之類的,這種對播放器和電腦配置要求還挺高的。
現在大家看片都追求高清了,誰還看那些糊成渣的普清啊?像我們這些愛看電影的,不是看1080p就是藍光原盤,要不就是沖著4K去的。
目前主流的分辨率有這么幾種:720P(高清)、1080i、1080P(全高清)、2K、4K。簡單說下,720P是1280*720,比例是16:9,那個P代表逐行掃描。這分辨率在視頻網站挺常見的,清晰度跟畫質之間算是個平衡點。
1080i的話,分辨率是1920*1080,也是16:9的比例,i是隔行掃描的意思。這種格式現在基本不太見了,感覺沒啥人用。
然后就是1080P,也是1920*1080,P還是逐行掃描。這個現在基本上就是主流的全高清標準了,大多數人都在用。從截圖來看,1080P的畫面明顯比720P清晰很多(截圖縮到寬700像素也能看出來)。
再往上是2K,分辨率一般是2048×1080,也有其他的,但最低也是這個數了。不過現在4K發展得太猛了,估計2K以后也沒什么發展空間。
說到4K,它的分辨率是3840*2160,整整是1080P的四倍,720P的九倍!現在很多電視和手機都開始支持4K了,未來肯定是朝這個方向走的。不過現在的問題也挺明顯的,一個是文件太大了,下載半天都下不完;另一個是對電腦配置要求高,硬盤得大,網絡還得快,我自己用的是i7四核、2G獨顯、8G內存,跑起來都吃力得很。
畫質這塊兒,4K跟1080P比簡直天差地別(同樣是縮到700像素寬,差距很明顯)。某高清電影網站上的4K資源,一部90分鐘的片子動不動就50G起步。
最后再說一下1080P和藍光原盤的關系。其實1080P很多是從藍光原盤里提取出來的視頻和音頻,然后再重新壓縮編碼生成的。藍光原盤一般都有30G以上,而1080P大概10G起,主要是因為壓縮之后用了X264編碼,是有損的,所以質量肯定不如藍光原盤。文件越小說明壓縮得越狠。藍光肯定是1080P的,但反過來就不一定了。如果一個1080P的片子大小在35G以上,那基本就是無損提取的藍光資源了,封裝格式通常是TS之類的,這種對播放器和電腦配置要求還挺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