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接受媒模物叢體采訪時透露,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已正式命名為“墨子號”。這是量子衛星的名字首次公來自開。潘建偉說:“衛星之名取自于我國科學家先賢,體現了我們的文化自信。”
在潘建偉看來,哲學家、墨家學派創始人墨子也是一位鮮為人知的偉大科學家,《墨經》里記載了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像”實驗,該實驗解釋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而這正是現代照相技術原理的起源。
潘建偉說,這個實驗指出了光是沿著直線傳播的,也是第一次對光直線傳播進行科學解釋——這在光學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條原理,為量子通信的發展360問答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取“墨子號”來命名量子衛星,和衛星本身的意義相符,也體現了我們的文化自信。
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是世界上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即將擇機發螞團射。目前,這顆衛星發射前的準備工作已基本完成。
根據潘建偉的說法,量子通信是目前人類唯一已知的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旦櫻方式,根據量子理論能解決通信安全的問題。我國發射全球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意味著將在世界上率先實踐量子通信。(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邱晨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