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數
4
瀏覽數
2269
和前同事聚餐,期間互加微信,有個前同事說他回家再加,沒流量了。那家餐廳的WIFI信號不好。
我們都心照不宣,他在工廠工作,薪資微薄,流量不舍得開,因為開了就意味著多花錢。回到家有WIFI再上網,是很多人的習慣。
在我的手機有10G流量之前,如果外出也經常會找有WIFI的地方蹭網,特別是到了月底。
河南民工地鐵站內蹭WIFI給妻子打電話,讓我很感動,也很辛酸和不安。
一是身在外,惦記著家里的妻子,這份情感很可貴;他那一身沾滿粉塵的工裝,有著樸實的勞動者的本色;
二是如果他所工作的地方、老板能提供WIFI信號,他就不用跑那么遠了,也不會成為“焦點”。這樣的焦點也許會讓一個人感到難堪,讓他的妻子孩子不舒服,畢竟讓人看到拮據不是件好事吧?誰允許別人隨隨便便就自己曝光到網上?
在建筑工地增加一處能上網的地方,能花得了多少錢?作為承包方,可不可以向民工提供更人性化的基礎的設施和保障?
或者,相關部門也可以出臺針對民工的特別的流量套餐,甚至提供免費的服務。
我相信,會有改善和改變的這一天的,當一個民工也能隨時隨地上網,不用顧及還會多花錢,說明我們國家的互聯網建設真正走在了先進行列,說明國民普遍的擁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
感謝地鐵站、感謝機場、感謝火車站、長途汽車站、銀行等等公共場所和機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公共場所提供了免費的WIFI信號方便人們使用,雖然有些場所有上網時長的限制,但已經極大地方便了民眾。
有網可蹭的地方越多,說明這個社會的通訊更發達,更便利,更有服務意識。當民工們為一個城市付出汗水和努力時,城市也應該設身處地地想一想:還有哪些基礎的設施和服務,我們能夠做得更好?包括為外地民工提供上網的方便,以及其它。
丁是丁:專欄作者,書評人。新書《你與更好僅一步之遙》在全網熱銷中。自媒體公眾號“丁是丁(ID:dsd555555)。
其實我很不喜歡這個新聞里面的“蹭”字,這個字是在給民工朋友貼標簽,同時也是在不友好的界定民工朋友的階級身份。
地鐵站里的WIFI作為一種公共資源,是不是人人都可以用的呢?那為什么其他的人掏出手機就叫用WIFI,而民工朋友用就變成了蹭WIFI呢?
這位民工朋友跑到地鐵站用wifi,即便是因為出租房里的網絡資源需要錢,也不能用蹭這個字眼,這其實就是對他潛在的一種歧視和傷害。
新聞媒體在報道一件事的時候,可以選擇很多種角度,雖然大打悲情牌很容易帶起流量,但是規避對新聞當事人的潛在傷害,我覺得這才是一個有職業操守的新聞人該做的。
在我看來,這位民工并不是用不起網絡,很多民工的工資也不低,他考慮的問題無非兩個,第一個是節約錢,但并不是他用不起;第二個他對網絡資源的需求沒那么大,所以他選擇使用公共資源。
換句話說,他其實很會過日子,而不是新聞里塑造的那么悲情。但是,媒體偏偏就喜歡干這種夸大其詞的事情,找一個最省力的切口,打開這個事件的肌理,再進行所謂的深度挖掘,最后將事件導向成現在的局面。
作為一個跟媒體經常打交道的人,我太知道這種手法操作了。但是,我們的媒體能不能有點自己的思考呢,能不能動動腦子進行不同層面的解讀呢?可不可以不要把人標簽化,民工就一定是窮苦的,悲情的的嗎?
馬云爸爸,或者各位移動聯通電信的老大們,過年給民工們送一張流量卡吧!
真的看著讓人很心酸,同樣是打電話,我們現在一個月的電話費一點都不心疼,還有人在蹭WiFi給妻子打電話。
這樣的民工值得成為榜樣!因為他雖然在那樣艱難的環境中,依然不忘自己的妻子,可見,對家庭的愛有多深。
可是,我們有些人天天對著妻子,卻從來沒有這些感動的舉動,你有沒有慚愧?
所以,這樣的人,我覺得有愛,成功只是早晚的事情。真應該讓我的老公也看看。
一方面我很羨慕他的妻子,另一方面,我也覺得他的妻子一定是一個賢惠聰明的妻子。因為她能讓自己的老公想著自己,利用各種方式聯系自己。
這應該是一個溫馨而有愛的家庭,因為他們在彼此牽掛,這種情形,想想都覺得好幸福。
所以,即使我們沒錢,但只要有愛,還有什么不能過去的坎嗎?
相比而言,有些有錢但卻沒有愛的家庭,反而過得不那么快樂。
幸福,就在生活的一點一滴,就在這一件件溫馨的小事上。
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會想給誰打Call呢?你的妻子,你的父母,還是朋友?馬上又要過春節了,在外的游子已經開始買車票準備返鄉了,您想不想家人呢?
那么,我們就滿足他們的小小心愿吧,希望馬云爸爸,或者各位移動聯通電信的老大們,過年給民工們送一張流量卡的,請點贊吧!
用活色生香的心理學自我療愈——素心心理畫(ID:suxin1920)給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