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不少朋友都經歷過在飛機或者遠洋航行的船舶上再或者是地鐵上會經歷過手機沒有信號,不過這或將成為過去式,據報道稱,我國發射超級衛星可以在將來實現隨時隨地寬帶上網,無論用戶是在機、高鐵、輪船等交通工具上還是在偏遠山區,超級衛星有什么用途?
我國自主研發技術打破國外壟斷空中通信
海上視頻將不再是夢
2017年4月12日,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采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實踐十三號衛星,衛星完成在軌試驗后被命名為中星16號。這是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通信總容量超過20G,真正意義上實現了自主通信衛星的寬帶應用。

高通量這個技術的發展,代表著我們現在地面,你可以用我們的衛星來實現視頻。原來只能實現一個語音通信的功能,現在我們可以視頻了,那么還有一個很大的應用方向就是我們的飛機。這是我國首次在通信衛星上,使用Ka頻段寬帶通信技術。
衛星容量其實就像公路一樣,原來通信衛星的C頻段以及Ku頻段容量最多只能容納兩輛車同時前進,所能運載的貨物,也就是信息數據是有限的。但是Ka頻段的衛星容量則要大很多,它可以同時在公路上行駛10輛或者更多的汽車,所能運載的信息數據量也遠超其它頻段。這項技術的突破,意味著未來通過通信衛星可以隨時隨地實現寬帶上網,特別是在地面通信網絡無法覆蓋的地區,以及飛機、高鐵、輪船等交通工具上,都可以實現寬帶通信。

現在飛機上大家都知道沒法實現通信,未來當中的HTS(高通量通信衛星)的技術推廣以后,我們以后在飛機上面也能夠基于衛星來實現我們的通信,包括高鐵、船等等,HTS都是一個很熱門的應用方向。
依托高通量通信衛星技術,未來將會構建衛星寬帶通信網絡,到時候無論身處萬米高空的飛機、急速飛馳的高鐵,還是茫茫大海的輪船上,以及沒有人煙的荒漠、深山、海島,都可以高速瀏覽網絡,視頻通話。
目前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已經依托中星16號高通量衛星,研制了用于野外、高鐵、船舶等方面的衛星移動通信終端產品。原來的衛星通信終端,受衛星設計的限制,尺寸都比較大,一般都安裝在建筑物上面或者大型的車輛上。而現在依托高通量衛星,通信衛星的終端接收裝置就可以小型化,普通的家用SUV就可以安裝。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高級工程師張閣為記者演示了一套便攜式衛星寬帶通信系統,這套系統具備一鍵對星的功能,在地震災區,地面通信網絡損壞中斷的情況下,可以快速地連通網絡。
荒漠、深山、海島,高速上網不是夢
衛星容量其實就像公路一樣,原來通信衛星的C頻段以及Ku頻段容量最多只能容納兩輛車同時前進,所能運載的貨物,也就是信息數據是有限的。
但是Ka頻段的衛星容量則要大很多,它可以同時在公路上行駛10輛或者更多的汽車,所能運載的信息數據量也遠超其它頻段。

這項技術的突破,意味著未來通過通信衛星可以隨時隨地實現寬帶上網,特別是在地面通信網絡無法覆蓋的地區,以及飛機、高鐵、輪船等交通工具上,都可以實現寬帶通信。
通信衛星的發展水平代表著一個國家在航天科技領域的科技水平,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盡管我們在發展通信衛星的道路上經歷過失敗、挫折,但是我們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終于走在了國際通信衛星的前列。
這是廣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的默默無私奉獻的結果,也是老一輩航天人精神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