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身寶殿里有個塔,原來叫金地藏塔,大家都管它叫老爺頂。就在九華街西神光嶺頭那塊兒,唐代貞元年間就建起來了。金地藏晚年在這兒的南臺讀經,他圓寂三年之后,臉還跟活著的時候一樣,這就是菩薩降世的征兆啊,所以就在這兒建了個三層石塔來安葬他的肉身。這塊地兒以前出現過圓光,后來人們就把這地兒叫神光嶺了。這地方風景超美,光彩奪目。肉身寶殿藏在好多樹中間,南北兩邊的寺廟圍著它,就像好多花萼護著花苞、一群龍抓著珠子似的,顯得特別古樸莊嚴,光彩照人,一直都是九華山這個佛教圣地最精華、最神圣的地方。每年農歷七月三十地藏菩薩生日那天,人多得不行,香火超級旺,守塔的香客多得臺階上都站不下。
塔基四個角有回柱頂梁。塔里面是地藏肉身所在的三級石塔。南北兩面都供著地藏像。木塔東西兩邊還分別塑著十殿閻羅參拜地藏的站像,可金碧輝煌了。肉身殿里有塔,這種構造很少見。塔前面掛著鏤空八角琉璃燈,不管白天黑夜,燈一直亮著。古人寫這兒的詩說:神塔輝千古,真身鎮佛門;壯嚴寶相黃金塔,洗拂珠光白玉梯。
山峰像屏風一樣,從這兒俯瞰九華化城,都被樹林擋住了;上山古道旁邊的香爐石、洗手亭也都藏在深山老林里。早晨的時候,臺下的云層像海一樣,這就是云輔海的美景。下雨多的時候,低云帶著雨,云層里有小水珠,在陽光照耀下,銀光閃閃的,這就是銀鋪海的奇觀。宋朝有個隱士羅少微在這兒寫過詩:還嶺蜂頭霽色清,知微曾此學無生。鳥從青壁屏邊過,人在白云天際行。一片睛霞迎曉日,萬年……
佛經上說,農歷七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是地藏菩薩的生日,傳說也是金地藏成道的日子。每年,九華山的和尚都要在肉身殿搞個大活動,叫地藏法會,念地藏菩薩本愿經,守著地藏肉身塔。法會一般開七天(農歷七月三十到八月初六),結束那天會設齋飯給大家,廣結善緣。法會的時候,民間有百子會(團)這樣的朝山進香活動。百子會(團)就是外地香客為了朝拜地藏菩薩的道場自己組織起來的團體,誠心吃齋飯,然后挑著香擔,打著旗敲著鑼,一個接一個地進山,人數夠一百就能組一個會,就叫百子會。百子會有香首和副香首。朝山的時候香首念南無幽冥教主本尊赦罪地藏王菩薩,其他人接著念阿彌陀佛。
這是地藏王的道場,有空可以去做做功德啥的。
塔基四個角有回柱頂梁。塔里面是地藏肉身所在的三級石塔。南北兩面都供著地藏像。木塔東西兩邊還分別塑著十殿閻羅參拜地藏的站像,可金碧輝煌了。肉身殿里有塔,這種構造很少見。塔前面掛著鏤空八角琉璃燈,不管白天黑夜,燈一直亮著。古人寫這兒的詩說:神塔輝千古,真身鎮佛門;壯嚴寶相黃金塔,洗拂珠光白玉梯。
山峰像屏風一樣,從這兒俯瞰九華化城,都被樹林擋住了;上山古道旁邊的香爐石、洗手亭也都藏在深山老林里。早晨的時候,臺下的云層像海一樣,這就是云輔海的美景。下雨多的時候,低云帶著雨,云層里有小水珠,在陽光照耀下,銀光閃閃的,這就是銀鋪海的奇觀。宋朝有個隱士羅少微在這兒寫過詩:還嶺蜂頭霽色清,知微曾此學無生。鳥從青壁屏邊過,人在白云天際行。一片睛霞迎曉日,萬年……
佛經上說,農歷七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是地藏菩薩的生日,傳說也是金地藏成道的日子。每年,九華山的和尚都要在肉身殿搞個大活動,叫地藏法會,念地藏菩薩本愿經,守著地藏肉身塔。法會一般開七天(農歷七月三十到八月初六),結束那天會設齋飯給大家,廣結善緣。法會的時候,民間有百子會(團)這樣的朝山進香活動。百子會(團)就是外地香客為了朝拜地藏菩薩的道場自己組織起來的團體,誠心吃齋飯,然后挑著香擔,打著旗敲著鑼,一個接一個地進山,人數夠一百就能組一個會,就叫百子會。百子會有香首和副香首。朝山的時候香首念南無幽冥教主本尊赦罪地藏王菩薩,其他人接著念阿彌陀佛。
這是地藏王的道場,有空可以去做做功德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