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彈的四大殺傷來源:
1. 沖擊波 40%-60%
2. 熱輻射 30%-50%
3. 初始核輻射 5%
4. 放射性沾染 5%-10%
熱輻射這玩意兒簡單說就是核爆時會釋放超大量的電磁波,涵蓋可見光、紅外和紫外波段。主要害人方式就是燒傷和傷眼。晴天的時候,這熱輻射的影響范圍能比沖擊波還廣。能量強到能在沖擊波后的廢墟里再點起一把火。而且這范圍隨著核彈威力增加會顯著變大。
熱輻射是直線傳播的,所以只要有個不透光的東西就能擋住。但要是空氣里有霧,水珠會讓輻射散開,那擋板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熱輻射照到物體上,會有反射、傳導和吸收,具體比例看物體特性和顏色。薄片狀的能導走大部分能量,淺色的能反射不少,受損就小些。吸收了輻射后表面溫度會迅速升高,像木頭、紙、布這種都能被點燃或烤焦。如果材料導熱性差,熱量就只在表面。能不能著火還得看熱輻射持續時間、材料厚度和含水量。近處的啥都蒸發,遠處只有易燃脆弱的會受傷。大火不光是熱輻射引發的,沖擊波制造的亂流也可能起火。廣島那次就燒起了超級大火,持續20分鐘。火焰加熱空氣上升,周圍空氣補充形成持續指向爆炸中心的強風。不過這現象不光核爆有,二戰的大轟炸或者森林大火也能造成類似效果。
另外還有個電磁脈沖(EMP)。拿小男孩來說,γ射線通過康普頓散射產生高能電子,這些電子被地磁場捕獲,在離地20-40公里高度共振,產生持續約1毫秒的連續電磁脈沖。接下來還會有個持續約1秒的現象,就是長條金屬物(比如電纜)會像天線一樣感應出高壓。這些瞬間高壓能把沒防護的電子設備甚至電線本身給毀了...
1. 沖擊波 40%-60%
2. 熱輻射 30%-50%
3. 初始核輻射 5%
4. 放射性沾染 5%-10%
熱輻射這玩意兒簡單說就是核爆時會釋放超大量的電磁波,涵蓋可見光、紅外和紫外波段。主要害人方式就是燒傷和傷眼。晴天的時候,這熱輻射的影響范圍能比沖擊波還廣。能量強到能在沖擊波后的廢墟里再點起一把火。而且這范圍隨著核彈威力增加會顯著變大。
熱輻射是直線傳播的,所以只要有個不透光的東西就能擋住。但要是空氣里有霧,水珠會讓輻射散開,那擋板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熱輻射照到物體上,會有反射、傳導和吸收,具體比例看物體特性和顏色。薄片狀的能導走大部分能量,淺色的能反射不少,受損就小些。吸收了輻射后表面溫度會迅速升高,像木頭、紙、布這種都能被點燃或烤焦。如果材料導熱性差,熱量就只在表面。能不能著火還得看熱輻射持續時間、材料厚度和含水量。近處的啥都蒸發,遠處只有易燃脆弱的會受傷。大火不光是熱輻射引發的,沖擊波制造的亂流也可能起火。廣島那次就燒起了超級大火,持續20分鐘。火焰加熱空氣上升,周圍空氣補充形成持續指向爆炸中心的強風。不過這現象不光核爆有,二戰的大轟炸或者森林大火也能造成類似效果。
另外還有個電磁脈沖(EMP)。拿小男孩來說,γ射線通過康普頓散射產生高能電子,這些電子被地磁場捕獲,在離地20-40公里高度共振,產生持續約1毫秒的連續電磁脈沖。接下來還會有個持續約1秒的現象,就是長條金屬物(比如電纜)會像天線一樣感應出高壓。這些瞬間高壓能把沒防護的電子設備甚至電線本身給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