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開箱
小米20000移動電源仍然采用小米配件的白色風格包裝盒,正面下部有MI字樣的銀白色標志。
左側面有防偽標貼和產品序列號等條碼。
右側面有產品的指標參數,如容量大小、輸入輸出參數,生產信息。
黃色的防偽標貼和序列號條碼。
產品的指標參數,電池容量:19020/20000mAh 68.47/72Wh(MIN/TYP) 輸出:2*DC 5.1V/2A MAX 3.6A 輸入:DC 5V/2A 9V/2A 12V/1.5A 重量:338g 尺寸:141.9X73X21.8 mm。
移動電源本體有塑料薄膜保護,并附短充電線一根,長度要比小米10400的長,約 31.8cm 長的扁平線,也可用于傳輸數據,TPE軟膠材質,接口手持處采用鏡面拋光工藝耐,細節之處做的到位。這條數據線紫米前段時間曾開售,9.9元一條。
小米 20000mAh 移動電源通體白色,正面小米 logo 是鏡面材質,與之前的產品采用激光燒灼而成的 logo 不同,采用了塑膠外殼材質。整體造型比較方正,邊緣有弧形過度,側邊不再是之前小米 10000mAh、16000mAh 那種半圓形的側邊。重量 338g 也比 16000mAh 的 350g 輕了一點點。
45度角看小米20000。考慮到頂部兩個輸出口的排列,電源鍵被設置在機體側面,圓角矩形,與之前產品上的圓形按鈕不同。
斜45度角看小米20000。這次并沒有采用前幾款產品的鋁合金外殼,而是采用了 PC+ABS 塑膠環保材質,可耐 90℃ 高溫,表面設計了漸變凸點,防滑耐刮花,同時也降低了重量,對于一款大容量的移動電源來說,還是挺實用的。采用塑料外殼,有前作紫米快充移動電源借鑒,加上大面積的 pcb 散熱,溫度應該不會成為瓶頸。
底部有詳細的產品參數。容量、輸入輸出參數、生產信息。
頂部是兩個 USB 輸出口和一個 Mirco USB 輸入口,值得一提的是小米 20000mAh 移動電源的兩個輸出口是一左一右排列的,比小米16000mAh移動電源兩個平行在一起的輸出口設計更加友好,方便插拔。四顆電量指示燈與充電口平行放置在中間,充放電時對應百分比電量的指示燈會閃爍提醒。
小米 20000mAh 移動電源的尺寸(141.9*73*21.8mm)對比去年雙十一同期發售的小米 16000mAh 移動電源(154*60.4*22mm),長度和厚度很接近,寬了1cm多一點兒,視覺上還是比較明顯的。
疊放對比,多了一顆電芯,體積上有不小的增加。
一個是圓弧的邊角,一個是邊緣有過渡的長方形,相對來說小米16000的圓角更討巧。
和小米16000對比接口的布放,由于小米20000的底面并沒有設計開關,相對很寬裕,輸出輸出接口相對合理多了,使用起來方便不少。
#p#副標題#e#
第二部分:拆解
沒有懸念,小米20000mAh采用6節18650電芯,本次拆解看噴碼為“LGABF1L1865”電芯,單節容量3350mAh。由于之前小米10000mAh移動電源已經采用此電芯,充電頭網已經有詳細介紹。和小米16000、小米10000電芯的排放不同,這次6節電芯并排放置。電芯和電路PCB并排放置,有感溫探頭,小米移動電源一直都有感溫探頭的溫度保護,這一點很厚道。
電池負極有黑色緩震棉,讓電芯和外殼更加貼合。
電池正極有紙片用來絕緣,大大降低電池短路的幾率。電池正極有黑色緩震棉,讓電芯和外殼更加貼合。
噴碼為“LGABF1L1865”電芯。
電芯資料,截止充電電壓4.2V,放電電壓2.5V,標準容量3350mAh,最小容量3240mAh。最大充電電流0.5C(1625mA)。
其實小米20000mAh移動電源的電路方案和小米16000區別不是太大,采用BQ25895替換了BQ24195(其實這款芯片輸入電壓為3.9-17V),其他方面區別不大。
回顧一下小米16000的解決方案,采用充放電二合一的TI BQ24195方案,由于要雙路輸出,BQ24195負責一路輸出,矽力杰SY7065A負責另一路輸出。
由于支持快充輸入,不支持快充輸出,方案采用單片機加BQ25895芯片,由于雙口輸出,而BQ25895芯片最大5V輸出3.1A,所以和小米16000一樣,一路升壓輸出由BQ25895芯片負責,另一路升壓輸出由矽力杰SY7065負責。
帶有 Micro USB 接口側電路板。
左側 USB 接口下方的芯片 2513 為雙路智能識別芯片,支持兩個 USB 輸出的智能識別;
兩顆 R020 電阻為輸出電流采樣電阻;
靠近兩個 USB 輸出各有一顆 2N4B8 MOS,各負責一路 USB 輸出過載的關閉。
不帶有 Micro USB 接口側電路板。
右側R100 下方的兩顆 2N4B8 和上圖兩顆 2N4B8 共同組成了該移動電源的保護板。
電路板右下角為保護芯片,型號為:G4JC
ABOV 單片機右上方為單片機的穩壓供電芯片,型號為:QBUON。
負責另一路輸出的,看上圖左側電感右邊的絲印為“Aa4EA”就是矽力杰SY7065。
TI BQ25895芯片,指標不錯。
BQ25895芯片的介紹。
現代ABOV 97F1204SMBN單片機,SOP16封裝,生產周期為15年第38周,這顆MCU負責小米20000mAh的電量顯示,配合TI BQ25895實現溫度保護。
#p#副標題#e#
第三部分:性能測試
測試環境
(一)移動電源輸出最大電流測試
1、開關按鍵側輸出口5V過流測試:最大輸出電流2.40A @5.06V。在輸出1.20A時有電壓補償。
2、遠離開關按鍵側輸出口5V過流測試:最大輸出電流2.40A@5.02V。在輸出1.20A時開始有電壓補償。輸出電壓比另一個口略低一點。
3、雙口聯合5V過流測試:最大輸出電流3.50A@4.90V。在聯合輸出1.90A時有電壓補償。比產品標稱的最大3.6A低一點,可以認為是測試儀器和環境的影響造成的。
(二)移動電源充電時間測試
1、小米YDDYP01 20000移動電源用Anker雙口5V充電器充電測試
移動電源用1A放電電流將放電至自動關機,靜置10分鐘以后再進行充電測試:充電輸入電壓為5V檔,從充電曲線看,充電電流并不是一個圓滑的曲線,電流不停地變化,類似于脈動充電,最終用時:由于移動電源充滿電后,四個指示燈并不熄滅,需要消耗一定的電流,EBDUSB設置的關閉電流比LED燈的電流小,儀器沒能自動停止記錄,但可從保存的數據中計算出準確的充電時間為36346秒,即606鐘10.1小時。在前7小時19分25秒內充入84.29%的電量,簡單計算為充進容量為16858mah。
2、9V充電測試,用品力一分六QC充電器進行充電測試:最終用時7小時20分鐘。在前4小時33分59秒內充入67.85%的電量,簡單計算為充進容量為13570mah,后段時間充電時間充進的電量較少,花費的時間較長。
3、12V充電測試,用自家的紫米HA511QC充電器充電測試:正確識別自家充電器,12V握手成功,充電輸入電壓為12V檔,從充電曲線看,充電電流并不是一個圓滑的曲線,電流不停地變化,類似于脈動充電,最終用時:從保存的數據中計算出準確的充電時間為23795秒,即606鐘6.61小時。在前3小時37分26秒內充入73.17%的電量,簡單計算為充進容量為14634mah,后段時間充電時間充進的電量較少,花費的時間較長。
(三)移動電源輸出容量測試
1、開關按鍵側5v1A輸出容量測試:輸出12600mAh,63.65WH,均壓5.05V。輸出容量與標稱的12700(1A)非常接近。計算轉換效率:63.65/68.47=92.96%(接近標稱的93%)和63.65/72(TYP)=88.40%。
2、按鍵側5v2A輸出容量測試:輸出11490mAh,59.02WH,均壓5.14V。計算轉換效率:59.02/68.47=86.20%和59.02/72(TYP)=81.97%。
3、遠離按鍵側USB2口5V2A輸出容量測試:輸出11620mAh,59.36WH,均壓5.11V。計算轉換效率:59.36/68.47=86.69%和59.36/72(TYP)=82.44%。輸出容量及能量比另一輸出口多一小點。
第四部分:兼容性測試
這部分測試使用小米20000移動電源配合市面上多見的終端如手機和平板充電,盡管輸出不支持QC2.0,但是為Apple蘋果手機和平板充電都能達到較高電流,比如給iPad充電能達到2A電流,配合安卓手機也能接近原廠充電器水平。
使用支持QC2.0和僅有5V輸出的充電器為小米20000移動電源充電,其中5V電源能達到最大功率10.686W,而支持QC2.0 12V的電源如魅族UP1220可達到20.686W輸入功率。很明顯支持QC2.0輸入能大幅度縮短為小米20000充電時間。
配合Anker POWERPORT+1 A2132充電器時候無法協商到快充模式,之前這款充電器和紫米HB810也無法協商到快充模式。其他快充充電器可以協商到快充模式。
輸出和輸入的兼容性整體很好。
結語
小米20000移動電源有以下優點:
1、容量大,20000mAh容量身大力不虧,可以輸出更多能量;
2、做工細致,外殼邊緣光滑沒有毛刺,輸入和輸出口位置布放合理,采用防滑表面;
3、支持QC 2.0輸入,為自身充電速度還能接受; 4、輸出效率高,采用TI 25895和SY7065效率有保證。
缺點:
1、不支持QC 2.0輸出,僅支持5V輸出;
2、外觀平庸,顏值一般;
個人看法:小米20000是一款平庸的產品,僅支持快充輸入,不支持快充輸出是硬傷。不和別家產品做比較,僅和小米自家的小米10000來對比;小米20000容量達到20000mAh,使用支持12V輸出的快充充電頭能達到6個多小時為自身充電;其實有兩個小米10000也能達到20000mAh容量還便攜,單個米萬也就5個多小時充電時間,單純從容量和為自身充電來說,小米20000沒什么優勢。再說價格上,一個小米20000定價149,一個小米10000定價69,就算買兩個小米10000也比一個小米20000劃算。
個人建議:小米搞一個支持快充輸入和輸出的10000mAh容量,定價99元的移動電源,采用3節電芯,方案還是小米得心應手的TI芯片,配合其他升壓和識別芯片,外觀可以沿用目前小米10000風格。或者目前的小米16000改用3350電芯,支持支持快充輸入和輸出,定價149元,性價比不言而喻。
小米20000移動電源仍然采用小米配件的白色風格包裝盒,正面下部有MI字樣的銀白色標志。
左側面有防偽標貼和產品序列號等條碼。
右側面有產品的指標參數,如容量大小、輸入輸出參數,生產信息。
黃色的防偽標貼和序列號條碼。
產品的指標參數,電池容量:19020/20000mAh 68.47/72Wh(MIN/TYP) 輸出:2*DC 5.1V/2A MAX 3.6A 輸入:DC 5V/2A 9V/2A 12V/1.5A 重量:338g 尺寸:141.9X73X21.8 mm。
移動電源本體有塑料薄膜保護,并附短充電線一根,長度要比小米10400的長,約 31.8cm 長的扁平線,也可用于傳輸數據,TPE軟膠材質,接口手持處采用鏡面拋光工藝耐,細節之處做的到位。這條數據線紫米前段時間曾開售,9.9元一條。
小米 20000mAh 移動電源通體白色,正面小米 logo 是鏡面材質,與之前的產品采用激光燒灼而成的 logo 不同,采用了塑膠外殼材質。整體造型比較方正,邊緣有弧形過度,側邊不再是之前小米 10000mAh、16000mAh 那種半圓形的側邊。重量 338g 也比 16000mAh 的 350g 輕了一點點。
45度角看小米20000。考慮到頂部兩個輸出口的排列,電源鍵被設置在機體側面,圓角矩形,與之前產品上的圓形按鈕不同。
斜45度角看小米20000。這次并沒有采用前幾款產品的鋁合金外殼,而是采用了 PC+ABS 塑膠環保材質,可耐 90℃ 高溫,表面設計了漸變凸點,防滑耐刮花,同時也降低了重量,對于一款大容量的移動電源來說,還是挺實用的。采用塑料外殼,有前作紫米快充移動電源借鑒,加上大面積的 pcb 散熱,溫度應該不會成為瓶頸。
底部有詳細的產品參數。容量、輸入輸出參數、生產信息。
頂部是兩個 USB 輸出口和一個 Mirco USB 輸入口,值得一提的是小米 20000mAh 移動電源的兩個輸出口是一左一右排列的,比小米16000mAh移動電源兩個平行在一起的輸出口設計更加友好,方便插拔。四顆電量指示燈與充電口平行放置在中間,充放電時對應百分比電量的指示燈會閃爍提醒。
小米 20000mAh 移動電源的尺寸(141.9*73*21.8mm)對比去年雙十一同期發售的小米 16000mAh 移動電源(154*60.4*22mm),長度和厚度很接近,寬了1cm多一點兒,視覺上還是比較明顯的。
疊放對比,多了一顆電芯,體積上有不小的增加。
一個是圓弧的邊角,一個是邊緣有過渡的長方形,相對來說小米16000的圓角更討巧。
和小米16000對比接口的布放,由于小米20000的底面并沒有設計開關,相對很寬裕,輸出輸出接口相對合理多了,使用起來方便不少。
#p#副標題#e#
第二部分:拆解
沒有懸念,小米20000mAh采用6節18650電芯,本次拆解看噴碼為“LGABF1L1865”電芯,單節容量3350mAh。由于之前小米10000mAh移動電源已經采用此電芯,充電頭網已經有詳細介紹。和小米16000、小米10000電芯的排放不同,這次6節電芯并排放置。電芯和電路PCB并排放置,有感溫探頭,小米移動電源一直都有感溫探頭的溫度保護,這一點很厚道。
電池負極有黑色緩震棉,讓電芯和外殼更加貼合。
電池正極有紙片用來絕緣,大大降低電池短路的幾率。電池正極有黑色緩震棉,讓電芯和外殼更加貼合。
噴碼為“LGABF1L1865”電芯。
電芯資料,截止充電電壓4.2V,放電電壓2.5V,標準容量3350mAh,最小容量3240mAh。最大充電電流0.5C(1625mA)。
其實小米20000mAh移動電源的電路方案和小米16000區別不是太大,采用BQ25895替換了BQ24195(其實這款芯片輸入電壓為3.9-17V),其他方面區別不大。
回顧一下小米16000的解決方案,采用充放電二合一的TI BQ24195方案,由于要雙路輸出,BQ24195負責一路輸出,矽力杰SY7065A負責另一路輸出。
由于支持快充輸入,不支持快充輸出,方案采用單片機加BQ25895芯片,由于雙口輸出,而BQ25895芯片最大5V輸出3.1A,所以和小米16000一樣,一路升壓輸出由BQ25895芯片負責,另一路升壓輸出由矽力杰SY7065負責。
帶有 Micro USB 接口側電路板。
左側 USB 接口下方的芯片 2513 為雙路智能識別芯片,支持兩個 USB 輸出的智能識別;
兩顆 R020 電阻為輸出電流采樣電阻;
靠近兩個 USB 輸出各有一顆 2N4B8 MOS,各負責一路 USB 輸出過載的關閉。
不帶有 Micro USB 接口側電路板。
右側R100 下方的兩顆 2N4B8 和上圖兩顆 2N4B8 共同組成了該移動電源的保護板。
電路板右下角為保護芯片,型號為:G4JC
ABOV 單片機右上方為單片機的穩壓供電芯片,型號為:QBUON。
負責另一路輸出的,看上圖左側電感右邊的絲印為“Aa4EA”就是矽力杰SY7065。
TI BQ25895芯片,指標不錯。
BQ25895芯片的介紹。
現代ABOV 97F1204SMBN單片機,SOP16封裝,生產周期為15年第38周,這顆MCU負責小米20000mAh的電量顯示,配合TI BQ25895實現溫度保護。
#p#副標題#e#
第三部分:性能測試
測試環境
(一)移動電源輸出最大電流測試
1、開關按鍵側輸出口5V過流測試:最大輸出電流2.40A @5.06V。在輸出1.20A時有電壓補償。
2、遠離開關按鍵側輸出口5V過流測試:最大輸出電流2.40A@5.02V。在輸出1.20A時開始有電壓補償。輸出電壓比另一個口略低一點。
3、雙口聯合5V過流測試:最大輸出電流3.50A@4.90V。在聯合輸出1.90A時有電壓補償。比產品標稱的最大3.6A低一點,可以認為是測試儀器和環境的影響造成的。
(二)移動電源充電時間測試
1、小米YDDYP01 20000移動電源用Anker雙口5V充電器充電測試
移動電源用1A放電電流將放電至自動關機,靜置10分鐘以后再進行充電測試:充電輸入電壓為5V檔,從充電曲線看,充電電流并不是一個圓滑的曲線,電流不停地變化,類似于脈動充電,最終用時:由于移動電源充滿電后,四個指示燈并不熄滅,需要消耗一定的電流,EBDUSB設置的關閉電流比LED燈的電流小,儀器沒能自動停止記錄,但可從保存的數據中計算出準確的充電時間為36346秒,即606鐘10.1小時。在前7小時19分25秒內充入84.29%的電量,簡單計算為充進容量為16858mah。
2、9V充電測試,用品力一分六QC充電器進行充電測試:最終用時7小時20分鐘。在前4小時33分59秒內充入67.85%的電量,簡單計算為充進容量為13570mah,后段時間充電時間充進的電量較少,花費的時間較長。
3、12V充電測試,用自家的紫米HA511QC充電器充電測試:正確識別自家充電器,12V握手成功,充電輸入電壓為12V檔,從充電曲線看,充電電流并不是一個圓滑的曲線,電流不停地變化,類似于脈動充電,最終用時:從保存的數據中計算出準確的充電時間為23795秒,即606鐘6.61小時。在前3小時37分26秒內充入73.17%的電量,簡單計算為充進容量為14634mah,后段時間充電時間充進的電量較少,花費的時間較長。
(三)移動電源輸出容量測試
1、開關按鍵側5v1A輸出容量測試:輸出12600mAh,63.65WH,均壓5.05V。輸出容量與標稱的12700(1A)非常接近。計算轉換效率:63.65/68.47=92.96%(接近標稱的93%)和63.65/72(TYP)=88.40%。
2、按鍵側5v2A輸出容量測試:輸出11490mAh,59.02WH,均壓5.14V。計算轉換效率:59.02/68.47=86.20%和59.02/72(TYP)=81.97%。
3、遠離按鍵側USB2口5V2A輸出容量測試:輸出11620mAh,59.36WH,均壓5.11V。計算轉換效率:59.36/68.47=86.69%和59.36/72(TYP)=82.44%。輸出容量及能量比另一輸出口多一小點。
第四部分:兼容性測試
這部分測試使用小米20000移動電源配合市面上多見的終端如手機和平板充電,盡管輸出不支持QC2.0,但是為Apple蘋果手機和平板充電都能達到較高電流,比如給iPad充電能達到2A電流,配合安卓手機也能接近原廠充電器水平。
使用支持QC2.0和僅有5V輸出的充電器為小米20000移動電源充電,其中5V電源能達到最大功率10.686W,而支持QC2.0 12V的電源如魅族UP1220可達到20.686W輸入功率。很明顯支持QC2.0輸入能大幅度縮短為小米20000充電時間。
配合Anker POWERPORT+1 A2132充電器時候無法協商到快充模式,之前這款充電器和紫米HB810也無法協商到快充模式。其他快充充電器可以協商到快充模式。
輸出和輸入的兼容性整體很好。
結語
小米20000移動電源有以下優點:
1、容量大,20000mAh容量身大力不虧,可以輸出更多能量;
2、做工細致,外殼邊緣光滑沒有毛刺,輸入和輸出口位置布放合理,采用防滑表面;
3、支持QC 2.0輸入,為自身充電速度還能接受; 4、輸出效率高,采用TI 25895和SY7065效率有保證。
缺點:
1、不支持QC 2.0輸出,僅支持5V輸出;
2、外觀平庸,顏值一般;
個人看法:小米20000是一款平庸的產品,僅支持快充輸入,不支持快充輸出是硬傷。不和別家產品做比較,僅和小米自家的小米10000來對比;小米20000容量達到20000mAh,使用支持12V輸出的快充充電頭能達到6個多小時為自身充電;其實有兩個小米10000也能達到20000mAh容量還便攜,單個米萬也就5個多小時充電時間,單純從容量和為自身充電來說,小米20000沒什么優勢。再說價格上,一個小米20000定價149,一個小米10000定價69,就算買兩個小米10000也比一個小米20000劃算。
個人建議:小米搞一個支持快充輸入和輸出的10000mAh容量,定價99元的移動電源,采用3節電芯,方案還是小米得心應手的TI芯片,配合其他升壓和識別芯片,外觀可以沿用目前小米10000風格。或者目前的小米16000改用3350電芯,支持支持快充輸入和輸出,定價149元,性價比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