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魚菜共生立體生態高效養殖
走進園內,只見一排排塑料大棚整齊劃一,棚里獼猴桃、枇杷樹交錯種植,菜畦間流淌著清澈的湖水……田間地頭,工人師傅正在砌一個長方形的容器,問了才知是用來養殖蚯蚓的。蚯蚓是黃鱔的食物,這些菜畦間的溝渠,將全部用來放養黃鱔。繼續往前走,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水泥砌的大池子,池上摞著滿滿的陶粒,種著一株株鐵皮石斛,眾所周知,鐵皮石斛是一味珍貴的中草藥,價值極高,“我們目前試種了一萬顆鐵皮石斛,去年的雨水較多,還有低溫也對它的長勢有一些影響,不然還會長的更好,未來也是要大量種植的?!痹搱@負責人張國淋告訴記者。
依稀聽到水聲,總經理張國淋解釋道,鐵皮石斛的下面,池內套養的是石蛙,石蛙常棲息于陰涼處,由于其特殊的生活習性,池里的水都從地下引入。特殊的水泵將池內混著石蛙排泄物的水向上抽,在鐵皮石斛間流淌,微生物細菌將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亞硝酸鹽和硝酸堿,進而被鐵皮石斛作為營養吸收利用,水流透過陶粒,再流回池內。這種養殖方式叫“魚菜共生”,也叫立體生態養殖,是一種新型的復合耕作體系,它把水產養殖與水耕栽培這兩種原本完全不同的農耕技術,通過巧妙的生態設計,達到科學的協同共生,從而實現養魚不換水而無水質憂患,種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長的生態共生效應。魚菜共生讓動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間達到一種和諧的生態平衡關系,是未來可持續循環型零排放的低碳生產模式,更是有效解決農業生態危機的最有效方法。
“這是一種立體的養殖模式,在最小的面積里實現效益最大化,”總經理張國淋說,“獼猴桃和枇杷、黃鱔套養,石斛和石蛙套養,都是我們研究出來的養殖模式,獼猴桃收獲后,葉子落盡,枇杷樹也開始生長,開花、結果,相互之間不影響,黃鱔是一種害怕農藥、肥料的生物,所以園子里是禁用這些的,都是原生態的種養?!?/span>
“種菜不施肥,養魚不換水”,將養魚和種菜相結合,用循環水養魚,無水質憂患,種菜不施肥,亦能正常生長的種養殖模式在巨大生態農業園變成了現實。巨大生態農業園里不僅有石斛與石蛙的套養,還有草莓、石斛和沙塘鱧的套養基地,都將在未來三至五年內大面積套養。